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-精品亚洲成AV无码喷奶水-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-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粉嫩

新聞詳情

ibidi流體實驗方案| μ-Slide串聯連接

日期:2025-11-17 01:03
瀏覽次數:142
摘要:ibidi泵系統/流體剪切力系統是專為灌注條件下的長期細胞調節而設計。標準方法是將一個載玻片連接到一個灌注裝置。在某些情況下,增加載玻片(細胞)的數量可能是有用的。例如,當計劃進行各種染色時,或者如果細胞數量對于后續的應用(如FACS)不夠時。

1.png

1.介紹


ibidi泵系統/流體剪切力系統是專為灌注條件下的長期細胞調節而設計。標準方法是將一個載玻片連接到一個灌注裝置。在某些情況下,增加載玻片(細胞)的數量可能是有用的。例如,當計劃進行各種染色時,或者如果細胞數量對于后續的應用(如FACS)不夠時。


本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依次連接μ-Slide VI0.4六通道載玻片的實驗方案。


重要提示!


串聯的通道承受著幾乎相同的流速,因此剪切應力也幾乎相同。


我們強力建議串聯通道載玻片,而不是并聯!


我們建議按所述方式連接不要超過兩個μ-Slide VI0.4 六通道載玻片


2.材料


對于設置,需要以下材料(無菌):

 

* 串聯連接管(ibidi #10830),5 pieces

 

* 細胞培養基

 

* 接種了細胞的ibidi μ-Slide VI 0.4

 

* 灌流管

 

* 1 ml注射器

 

* 軟管夾

 

* 移液吸頭


重要提示!


將串聯連接管、細胞培養基、通道載玻片和灌注裝置在培養箱中平衡一整晚!


本方案的所有步驟都應在無菌條件下完成!


3.準備工作


整個設置相當于只有一個通道的標準實驗。 **的區別是,在將整個組件連接到Perfusion Set之前,先將多個通道串行連接起來。


3.1.接種細胞


像往常一樣在μ-Slide VI 0.4的通道中接種細胞。如果需要進一步的靜態培養,讓細胞附著并在附著后用60μl無細胞培養基填充儲液池。詳細說明見“使用ibidi流體剪切力系統培養內皮細胞實驗方法匯總”。細胞貼壁后,就可以進行載玻片的串連了。


3.2.泵設置


按照“使用ibidi流體剪切力系統培養內皮細胞實驗方法匯總”中的說明準備泵的設置。向灌流管的儲液池中各注入5ml平衡介質,并以中壓(約50mbar)運行泵,去除氣泡。


重要提示!


將公魯爾接頭連接到母魯爾接頭時,務必小心不要帶進氣泡。


盡可能快地工作,以避免載玻片和細胞冷凝。整個過程必須在10分鐘內完成。


4.串聯連接


通道的串聯連接是在細胞貼壁后和將載玻片連接到灌注管之前完成。


2.png


按照第3部分的描述準備載玻片,接種細胞并貼壁        如圖所示,將五個串行連接管連接到Luer端口


4.png


用無細胞培養基填充注液孔,直到所有注液孔完全充滿    在此步驟中,注意注液孔底部不能有氣泡


5.png


注意不能在注液孔中留有氣泡


6.png


用1ml的無菌注射器吸滿培養基,小心插入如圖的孔中,不要引入氣泡。


7.png


小心慢慢注入培養基,直到**個串聯管有培養基微微冒出


8.png


小心的將串聯管彎過來,插入相鄰的Luer端口中。不要產生氣泡。


9.png


繼續推動注射器,直到**根串聯管也被充滿,繼續推動注射器充滿下一根串聯管。


10.png


重復上面的操作,繼續充滿所有的通道和串聯管。


11.png


將所有的串聯管連接好后,將加滿液體排除氣泡的灌流管用軟管夾夾住。


12.png


從灌流管的母魯爾鎖定耦合器中拔出公魯爾接頭,并將其插入載玻片上末尾一個Luer端口中。在慢慢抽出注射器,用新鮮的培養基填滿Luer端口并去除氣泡


13.png


從灌流管的母魯爾鎖定耦合器中拔出**個公魯爾接頭,并將其插入載玻片上另一端末尾的Luer端口


14.png


設置完成,可開始啟動實驗。別忘了取下軟管夾!


15.png


串聯灌流系統搭建完成。


5.調整流速


軟件中無法預見多個通道載玻片的設置。需要調整泵的參數以適應新的要求。作為指南您可以在軟件中選定正在使用是μ-Slide VI0.4通道載玻片。由此產生的流速(以及剪切應力)將低于在單通道的應用中。用所需的剪切應力啟動一個循環,手動測量流速(ibidi Pump Instructions, page 40(可聯系我們索要電子版文檔))。然后進入重新校準對話框,輸入計算的(軟件給定的流速)和測量的流速。